
杜锋真会整活张昊配张文逸无球权内线上两站桩全运会别瞎搞
广东男篮在全运会预赛中的表现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主教练杜锋的排兵布阵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在与同组对手的较量中广东队虽然凭借整体实力顺利取胜但比赛过程中暴露出的某些战术安排问题值得深思
本场比赛杜锋在人员使用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将年轻球员张昊与张文逸同时放在场上这本是一次考察阵容深度的机会然而实战效果却并不理想两人在场上几乎处于无球权状态进攻端难以获得有效的触球机会更多时候只能进行无球跑动难以为球队创造足够的进攻威胁
张昊作为一名具备机动性的内线球员本应通过空切和挡拆寻找机会但在与张文逸搭档的时段里球权过度集中在部分后卫手中导致他的特点无法发挥而张文逸作为外线投手同样需要队友的传球支持才能展现价值当球无法顺畅传导时他的投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这种组合显然未能产生化学反应
更让人担忧的是内线的轮换安排杜锋在某一阶段摆出了双高中锋的阵容但这两名大个子球员移动速度偏慢在场上如同两座站桩一般虽然身高优势明显但在现代篮球快速转换的潮流下这样的内线配置容易成为防守漏洞对手频频利用挡拆针对他们移动缓慢的弱点得分
当对方加快进攻节奏时双高内线无法及时回防导致广东队的防守体系出现多处破绽尽管依靠个人能力勉强维持比分但这种被动局面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全运会赛场虽然对手实力参差不齐但到了决赛阶段面对辽宁等强队时这样的战术短板很可能被无限放大
杜锋指导向来以敢于用人著称其灵活的战术思路曾带领广东男篮取得过多项荣誉但本场比赛的某些安排确实值得商榷年轻球员需要成长空间但更需要合理的战术定位将张昊和张文逸同时放在场上却不给予相应的球权支持这既浪费了球员的特点也打乱了球队的整体节奏
内线配置更需要与时俱进传统双塔战术在现代篮球中已经越来越少见除非球员具备出色的移动和策应能力否则很容易被速度型球队针对广东队拥有多名风格各异的内线球员如何根据对手特点灵活轮换将是杜锋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全运会作为国内重要赛事是检验球队训练成果和锻炼新人的平台但锻炼不等于盲目试验任何战术安排都应该建立在发挥球员特性和团队优势的基础上如果为了求新而忽视基本篮球规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希望广东队能够及时总结调整在保持阵容深度的同时优化战术搭配让每位球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体系中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全运会正赛中走得更远为中国篮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杜锋指导的执教能力毋庸置疑但如何在这场全运会征程中平衡成绩与锻炼新人把握战术创新的度将直接决定广东男篮最终能走多远球迷们期待看到的是一支既保持传统优势又能与时俱进的全新广东队